氫冶金”成鋼鐵業“減碳”突破口 氫能應用場景迎來擴張期
2022-06-16 14:15:55
隨著化石能源日漸緊缺,憑借綠色低碳發展優勢的氫儲能成為未來儲能的發展方向。氫儲能不僅容量大、儲能時間長、可跨季節儲能、固定式規?;瘍涑杀据^低,還可以與電化學儲能形成互補,發展潛力大。在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的《“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l展階段,尤其提到推動氫儲能等長時間尺度儲能技術取得突破;到2030年,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
氫儲能作為新型儲能,在政策的支持與推動下,正逐步開始進入規?;l展階段,運用場景也呈現更為多元化的趨勢。
氫儲能為何如此受到國家的重視?除其容量大、儲能時間長、可跨季節儲能、固定式規?;瘍涑杀据^低等優勢外,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其“綠色性質”。利用電-氫-電互變性,制取可長期儲存的氫氣,燃燒時只產生水,這在全球能源減碳轉型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我國煉油行業、化工行業、水泥行業等存在大量的落后產能,也為氫能多元化的應用場景提供更大的舞臺。
氫能助力工業領域脫碳
鋼鐵工業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原材料工業,屬于能源、水資源消耗大的資源密集型產業,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據了解,在傳統的工藝流程中,需在高爐中消耗300千克的焦炭和200千克的煤粉作為還原劑,才能生產出1噸生鐵,隨之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25噸。為減少污染物排放,全球多個國家的鋼鐵行業積極探索新型鋼鐵冶金生產工藝,其中氫冶金被認為是實現鋼鐵行業碳中和目標的最佳路徑。氫冶金即用氫氣取代碳作為還原劑和能量源煉鐵,還原產物為水,可實現真正的“零碳”生產。
我國是個鋼鐵大國,鋼鐵產量居世界第一位,鋼鐵行業是我國碳排放第二大戶,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5%,是我國碳減排的重中之重。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生態環境部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氫能方面指出:行業研發投入強度力爭達到1.5%,氫冶金、低碳冶金等先進工藝技術取得突破進展,制定氫冶金行動方案,加快推進低碳冶煉技術研發應用。這為氫能應用提供了傳統產能轉型升級的大規模場景。氫冶金有望從個別鋼鐵企業的試點提升為全行業的全面升級,這對傳統鋼鐵行業提出了舊有產能逐步淘汰的新挑戰,也迎來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相信在政策的支持與推動下,氫冶金不僅能帶來傳統鋼鐵冶金技術變革,也將全面增加氫能應用場景。據中國氫能聯盟預計,到2050年,國內氫需求將約為9000萬噸,鋼鐵行業用氫需求將達到980萬噸,氫冶金將成為氫能最大規模的應用場景之一。
高耗能產業結構轉型利好氫能供應商
面對氫冶金的巨大市場潛力,氫能上游企業邁出了綠色發展的堅實步伐。鴻達興業作為我國知名的大型新材料新能源綜合產業上市公司,擁有氯堿產能110萬噸/年,在制氫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產業優勢,所生產的氫氣成本低、純度高,不含硫、重金屬等物質。目前,鴻達興業還成功打造氫能制造、儲存和運輸的上游全產業鏈,氫能生產能力不斷提升,已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上有競爭力的氫能源主要供應商。
事實上,國內不少鋼企已通過各種形式進入到氫能產業中,包括使用氫還原劑、使用氫能重卡進行鋼鐵運輸等,從“炭冶金”走向“氫冶金”,這股“潮流風向”對氫氣的工藝水平與運輸作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鴻達興業在不斷鞏固氯堿制氫領先地位的同時,逐漸形成了液氫、高純氫氣、超純氫氣等氫氣全業態產能,純度高達99.9999%,可滿足鋼鐵行業多樣化的用氫需求。
當前,氫能已成為新形勢下高耗能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鴻達興業前瞻布局氫能產業,不斷拓展氫能應用場景,伴隨著“氫冶金”市場的帶動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擴張,氫能上游產業鏈將繼續加速構建。